好莱坞之王(全)_分卷阅读15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9 (第4/4页)

在村民和朋友那‘我们的英雄’的呼喊中,终于明白了自由的可贵,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并承担下来。

    在和英格兰人的一次又一次作战当中,他获得了苏格兰贵族的支持,终于为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政治永远是肮脏的,苏格兰的贵族见控制不了他,于是转头将其出卖给了狡猾而残暴的长腿国王,遭到背叛的华莱士并没有气馁,他继续作战,和英格兰人,和背叛者,他一次又一次的识破了长腿国王的阴谋,并和远嫁过来的伊莎贝尔公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都知道对方心中的情愫,但身份的差异只能将这份感情埋在心底。

    最终,华莱士在罗伯特·布鲁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布鲁斯的父亲出卖给了英格兰人,已经病入膏肓的长腿国王欣喜若狂,想要当众处死对方而继续稳固王室的权威。然而,无论行刑者如何折磨华莱士,他都没有说出‘请求宽恕’的语句,最终,在斧头落下的瞬间高喊出‘自由’!

    阿德里安不愧是奇迹导演,无论是获得胜利后的喜悦,还是遭到背叛后的失败,又或者最后的呐喊,以及私下里华莱士和未婚妻以及伊莎贝尔公主的感情,都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最后那声‘自由’尤其让人震撼,一段故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就让人沉浸其中,跟着故事的节奏起伏。虽然还是有不少的瑕疵,比如穿帮镜头相对有些多,比如历史的细节有所不同,比如华莱士的真实事迹,但这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巨大魅力!”

    ——菲利普·冈瑟

    的预告片在播出之后没多久,博斯沃思影业就举行了首场试映,然后就有了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影评。前者尽极冷嘲热讽,如果不是有着专业素质的话,恐怕已经批评得一无是处;而后者则尽极夸赞,几乎快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了。

    之所以会这样,看看刊登的两家报纸就知道原因了,基本上英国的影评人都对嗤之以鼻,甚至不加掩饰的表现出自己的厌恶。

    “就算是按真实历史改编,但也得有个底线,我情愿没有参加这次试映。”某位英国影评人在自己的专栏里说道。

    而美国的影评人虽然也有人认为改编得有些过,可大多数从电影本身出发还是认为这是相当不错的作品。

    “这只是部电影而已,只要关键情节没有变化,细节上面自然可以为故事而做出改变。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华莱士反抗过英格兰吗?当然!苏格兰独立了吗?当然!那么还有什么问题?这只是部电影而已,不是纪录片。”面对英国同行的质问,美国影评人随即反驳。

    “或许应该为某些人普及下底线的意思,就如同约翰尼那篇文章所提到的那样,在华莱士背叛的时候,伊莎贝尔公主才不过几岁,可电影中她却来到了英国还和华莱士产生了感情,这真实太荒谬了,阿德里安是否考虑过尊重历史?”英国人马上进行反击。

    “如果有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最后的字幕当中,职员表过后写着一句‘本故事并非真正历史’,我想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注意。这只是部电影而已,为什么不能放下那些东西而从电影的角度去分析呢?那些壮烈的、激昂的、唯美的情节和场面,难道不是一部出色电影所应该拥有的?”美国人半嘲笑的写道。

    “请注意,优点是优点,缺点是缺点,不能因为存在优点而忽视缺点,更何况这缺点很可能大过优点,从而影响到电影的整体素质!”参加试映的英国影评人虽然比美国人影评人少,却在嘴仗上面丝毫不落下风。

    两种矛盾的尖锐的观点撞击在一起毫不相让,95年12月的中旬,娱乐新闻中除了那些固有的八卦绯闻以及各种争夺圣诞-新年档的电影外,就数关于的嘴仗最引人注目了。这在普通人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就像阿德里安当初那部那样被勾起了好奇心,一部怎样的电影会让两个国家的影评人如此争吵不休?

    “当然,我当然要去看,能吵成这样,应该是部很意思的电影,不是吗?”某位英国人在街头被记者问道后如此回答。

    “那还用说,奇迹导演的作品肯定很出色。”美国人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

    随着嘴仗的发展,其他国家的媒体也都被卷了进来,法国记者就表示很期待这部电影上映,一来想要知道阿德里安到底把那段历史修改成什么模样了,二来很看好苏菲·玛索的表现。反而是同一国家的苏格兰媒体却像之前那样,借口没有人参加试映不清楚电影的具体内容而保持中立,即使有部分人想要鼓吹下苏格兰独立的光荣的历史,也因为没有参加试映而且收集的资料不全,英格兰和美利坚的媒体又各执一词而作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