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1/2页)
奉天殿、华盖殿,最后抵达谨身殿。 复试的主考官不再是李东阳和陆简,而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健和户部尚书叶淇。 待主考官率众祭拜完孔子,对照滴漏明确时辰,点上檀香,中官引众人入座,复试便拉开帷幕。 会试榜上,前十名坐在殿中头排。于徐穆而言,大多很是陌生。 虽是复试,气氛庄重,徐穆却能不着痕迹地向前张望。 头名毛澄,观其样貌已年近三十,风度翩翩,稳重沉静,书童只打听到其出生南直隶殷实之家。 二名罗卿顺,望之出尘飘逸,不似尘世之人,看不出年岁。 坐在第三的姓顾,其出自松江府大族,别有一番潇洒神色,有明士之风。 第四名传言其为旧陈郡谢氏,东晋顶级门阀后裔,族中典籍孤本不知凡几,文武兼备,气度卓然。 四名之后,徐穆不曾打探,略略一瞥,不做关心。只因在徐穆眼中,这满殿学子皆是浑身冒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不好惹╮(╯▽╰)╭。” 徐穆自以为动作隐秘,其实早已被人注意,当即一位翰林院侍讲学士皱眉,出言道:“那四排末尾的举子,有些冒失呀。” “虽是如此,但此子未违反朝廷法度,你只管监考便是。”官员转身,见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健,只得自认倒霉。只是嘀咕一句,居然被这位犟脾气的阁老听个正着,今天出门怎么就没听自家老母亲劝告看看黄历呢,失策失策(;′⌒`) 。 作为殿试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复试考的也是策论。 拿到题目,徐穆心中一沉。 引岸法? 搜寻原身记忆,此法是洪武初年为了确保官盐销往全国而收得盐税实行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特许制度。经官府批准运输和贩卖官盐的商人(引商),要在官府指定的地点领盐,并在指定地(引岸)销售,不许销往别的地区。 题目不难,引岸法的利弊自己不用细想便能写出好多条,只是,殿试之前,出这种考题,究竟是皇帝欲行新政,敲打朝中的某些文武,还是朝中势力角逐? 罢了,四平八稳方是上策。只要不落下等,殿试还可翻身。 打定主意。徐穆提笔书写。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一半。 徐穆心思平稳,写的极为舒畅,已开始着手在卷上抄写。 考官自桌旁走过,瞥见徐穆一手方正圆融的台阁体,眼中暗含赞许。 再见徐穆满脸稚气,风华少年,能不冒进,勤勉书法,心性可嘉。再顺便瞅瞅徐穆的文章,十足的规规矩矩,四平八稳,半点不出格,嘴角上扬了十五度。 “希贤何故发笑?”户部尚书叶淇十分好奇,朝中谁人不知,想得刘阁老一个好脸色,只怕要重新投胎才好。 “四排末那个最年幼的举子,本清兄一看便知。” “哦?”叶淇难得起了好奇心,走到徐穆身旁,装作不经意地看了一会儿,刚要笑出声来,又下意识地掩袖遮住半边脸。 回到原处,叶淇感叹:“希贤当真慧眼,竟找出这么一块美玉。” “若按我的脾性,自然不喜这等沉稳有余,锐气不足的举子,不过,有人需要。”刘健朝殿中的横梁上绘的龙纹祥云图看了看。闻弦歌而知雅意,叶淇当即点了点头。 乾清宫暖阁,弘治帝照例宣首辅徐溥、丘浚、刘健三位阁臣商议国事。商议完毕,刘健忽然欲言又止。弘治帝便笑问:“刘先生,可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