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3 (第3/3页)
意味着潼关不止是兵败,而是已经失守。自此,长安已无半点防线,叛军铁骑将一马平川。
我和唐梦杳马不停蹄的赶回长安,得到的个消息居然是潼关兵败,天险失守。
那一瞬间,唐梦杳的脸色顿时变成一片死灰,我清楚的捕捉到她那有些疲惫的美目中闪过一丝心灰意冷的失望。
唐梦杳正是害怕潼关又出现高仙芝和封常清那样的乱子,还特地去潼关前线呆了月余,她感觉一切正常之后,才又到河北协助郭子仪收复失地。当局势正一天天变好的时候,传来了朝中打算让哥舒翰出关反攻的消息。
潼关大军不可轻出!这是前方诸将共同的看法,为了稳妥起见,郭子仪还专门联络了李光弼,他们各自飞鸽传书向朝中进言,务必要牢守潼关,不可急于求成。
虽是那样,唐梦杳却并没能放心得下,皇帝一意孤行的处决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例子就在眼前,她真怕又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于是便马不停蹄的从河北赶回长安,然而谁也没想到,她到长安得到的个消息居然是潼关失守。
突然之间,她觉得很好笑,姓李的人都不将他的江山当成江山,她还在忙碌着什么?她的心冷了,她再也不想去管那些所谓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她突然感觉她之前的执着真的很可笑。
“长安肯定是守不住了。”
李亨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二十万大军,说了没了就没了,没有了他们,拿什么来守长安?
“那你们现在如何打算?”
痛到极致之后,她已找不到痛的感觉,或者她是真的看开了,对这飘渺的江山,对她一贯忠实的李家。
“父皇打算西去蜀中,以图东山再起。”
李亨说这话的时候几乎不敢直视站在他面前的小侄女,虽然潼关失守并不是他的过错,但他却感到他像是欠了她什么,一辈子都还不完。
唐梦杳没有看李亨,而是淡然的看着窗外,过了半响才舒了口气,“去蜀中也好,至少那是我们蜀山剑派的地方,多少也还有个照应,再不济也安全无忧、衣食无愁,这也是我为李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听到她如此说,李亨不由浑身一震,他已经从她的语气听出了些什么,嘴角微微张了张,最后却是什么也没说出来,事到如今,他还能再要求她为他们做些什么?
“王叔,梦杳以为皇上老了,若再由他左右大局,以后真不知还会生出什么事端,我的意思我想王叔应该明白。”
唐梦杳突然转过身来,一双美目盯着李亨,似要把他看得真切。
李亨闻言,身子猛地一震,震惊的看着对面的她,“你,你的意思的是……”
唐梦杳淡淡一笑,幽幽道:“难道王叔以为皇上此时将皇位传给你有什么不妥吗?”
听她说得如此直白,李亨心中不由掀起了万丈波澜。诚然,他不是不期待皇位,但却没想到居然可以来得这么快。
“我已经和郭子仪、李光弼两位将军谈过了,他们都表示会支持你收复失地,至于究竟该怎么做,我想王叔比梦杳更清楚。梦杳有些累了,王叔要是没有别的事就先回吧。”
李亨木然的走出唐梦杳的房间,脑袋已停止了思索。
第二十章芷玉情深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整个长安都还沉醉在梦乡中,宫苑的西门——延秩门在淡淡的薄雾中悄悄打开。
里面整齐的走出五队羽林军骑兵,每队四十人,两队先行开路,两队在宫门两旁戒备,一队则停在原地等候着后面的人。
不过一会儿,在一队龙武军骑兵的簇拥下,数辆大车从里面走了出来,再后面则是帝车骑驾,四名龙武军军官在前面开道,左右都有一队侍卫护驾。
走出延秩门,李隆基撩起幔帘,无限留恋的看了一眼他住了数十年的宫阙,半响之后才闭上眼睛,深深的叹了口气,他身旁的高力士清楚的看到皇帝的眼中溢出了泪水。
“先行车队已过桥,请陛下速行!”
虽然此时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但出城还是越早越好,高力士躬身在皇帝身边说道。
听到他的话,李隆基不由老泪纵横,哽咽道:“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朕把江山弄到这步田地,我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出了宫门之后,队伍前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他们要在天亮前离长安越远越好,否则后面的难民一旦追上来,他们想要再快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