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7 (第2/2页)
忙—— 不只晋王夫妇忙,长安城里的很多人也是探头探脑的。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 太子发动兵变。 ………………………… 贞观十六年,即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兵变。 在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也就是说,李承乾他在“打算”兵变的时候,就被他老子逮住了。 留在长安延康坊晋王府的人通过特殊渠道给李治传来了消息:太子兵变失败。 他大约是想效仿自己的父皇,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可是武颜就纳闷了,如果说历史上的李承乾是因为魏王李泰太过受宠而兵变,那么如今李泰远在相州,一次暗杀不成,担心李泰告状,就开始在长安搞兵变——先弄掉自己爹,再去弄死自己弟弟? 天了噜,这是猪脑子吗? 众人都以为太子势必要完蛋了,李泰也觉得这次李承乾自作孽,自己能取而代之了。 可是,直到贞观十七年正月,李二陛下还表示: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这让回来过年的胖子李泰几乎要吐出一口老血! 难道父皇的真爱是那个瘸子李承乾?不是我这么萌萌哒又可爱又有才华的青雀?李泰心想。 事实上是,就算李世民想要继续维持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的了,太子失德,众所周知。那么,太子一旦被废,魏王殿下就是新的太子了? ☆、第四十七章 事实上并非如此。 历史依然遵循它应有的轨道前进。 为什么不立李泰,而要立最小的嫡子李治为太子? 大约就是以下这几种原因: 其一,为了保全被废掉的李承乾——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疼爱并不是作伪的,他终于意识到高明和青雀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的那一种。 其二,开始疑心李泰——在李承乾兵变一事中,李世民着人详细调查,还是查到其中有李泰的影子。 其三,长孙无忌的极力推荐——对李世民的影响非常大的长孙无忌举荐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有没有什么私心,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是立太子本就是国事而非家事,众大臣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其四,发现李治也颇有政治天赋——小儿子李治从小宅心仁厚,勤奋好学,就算没有开拓的野心,想必也能做一个守成的君王。并州六郡,李治一去两年多,明面上瞧着并无大动作,可是私底下扶持胡家的是也是瞒不过李世民的。 以及一些各式各样的原因。 最终,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被废黜,充军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所以说,君心难测。正月里说的好好儿的,太子有子——几个月过去忽然说立晋王为太子。 父皇你是耍儿臣玩儿么?李泰的心里有多苦,那就不用说了。 因为李世民不仅封李治为太子,还密旨夺了李泰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