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4 (第3/3页)
支部队,分别为193师与93师。这两万多人随后进入了缅甸,1951年经整顿后,成立了“云南反G救国军”李弥任总指挥。后来,“救国军”反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在缅军的打击下,“救国军”相继于1953年和1961年撤到台湾。很多不愿意去台湾的官兵重新整编,由柳元麟任总指挥,下辖5个军。后来在中国和缅甸军队的打击下,部队崩溃。国民党将军段希文、李文焕率领这支剩有约4000人的第五军残部撤到泰北山区湄沙隆。后来,由于这支国民党残部帮助泰国政府“剿灭北部苗共(泰共)有功”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他们被逐步给予泰国居民合法身份。而如今国民党残部后裔的居住区那里赫然写着12个大字: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爱我中华!柏杨的讲的就是这段故事。1999年被香港票选为二十世纪华文一百强。 电影(刘德华主演)和(梁朝伟主演)就是讲的这一段故事。电影里的中国军人在异国他乡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三千越甲可吞吴,缅甸作为一个军政府掌权,拥有几十万英国装备的主权国家,竟然被一群衣衫褴褛、没有重武器的败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击败,重金礼聘老主子的金牌部队也落了一个全军覆没,指挥官自杀的结局,最后缅甸甚至沦落到依靠当联合国秘书长的本国同胞向仍在代表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提出抗议,要求英美主持公道。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他们向世界证明:即使在那个兄弟相煎的年代,中国人是不可侮的。二部电影的主题曲都是罗大偌创作的,分别是和原本是罗大偌为所写,但内容却跟电影很贴切,听起来有点凄凉压抑。 坤沙后来拉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1962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被任命为“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坤沙得到此合法身份,简直如鱼得水。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并设关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地小股贩毒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渐地成为“金三角”最大的毒贩,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因此,他曾洋洋得意地自称为“鸦片大王” 此外,坤沙在缅甸和 泰国均拥有土地。房屋和其他产业,又委托其亲人在泰国的曼谷、清迈和夜丰颂等地为他化名经营珠宝商店。在他的好几名大小老婆中,据说有一名是缅甸曼德勒的拥有捕渔船队的女富翁。坤沙的儿子和女儿都有送到美、英和澳大利亚求学的。 坤沙曾和台湾当局在缅甸、泰国的特务机关、“外交机构”等有过勾结。为此1969年,台湾当局曾委托坤沙为“华侨协会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参事”(一说“委员”以此拉拢坤沙为台湾当局的“反攻大陆”和破坏活动效劳。而坤沙也同台湾当局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以求抬高身价。 1969年10月,新任缅甸东北军区司令的史定上校,从司令部所在地东枝向坤沙发出邀请电报,请坤抄前往出席一项紧急军事会议。并派飞机到腊戍恭候,这是一项隆重的礼遇,坤沙踌躇满志,毫无戒备,全然不知隆重的礼遇正是陷阱。当他到了东枝,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紧急会议,而只有监狱,原来,缅甸政府为坤沙摆下了“鸿门宴” 就在捕获坤沙的同时,缅甸政府军对坤沙贩毒集团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扫荡。群龙无首,坤沙集团一时处境险恶。然而,坤沙的参谋长张苏泉脱颖而出,他迅速把残部纠合起来,且战且退,逃往丛山荒野,暂时蛰居起来。痛定思痛,有着一副灵活的、也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头脑的张苏泉,知道贩毒是受人唾骂的勾当,而贩毒武装又变为非法组织,不能再亮出这样的招牌。于是,他灵机一动,利用当地民族同缅政府矛盾,宣称其贩毒武装是“禅邦革命军”(一作“掸邦独立军”、“掸邦联合军”作战的目的在于争取掸邦独立,以此稳定军心,减少矛盾。实则继续干其鸦片贸易勾当。 过了不到4年,即1973年4月缅甸泼水节期间,张苏泉巧施伎俩,派遣特遣队在缅甸东枝高级宅区——“笛多堡”的一次盛大宴会上,将两名莫斯科直接派来“帮助”缅政府工作的所谓苏联医生贝特密斯基和维诺格达首夫绑架而去。本来,张苏泉对苏联人并无恶感,他无非是希望此举能造成一次小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