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_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同文车同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同文车同轨 (第3/3页)

文字的统一,同时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人群有了交流的可能,文化的融合就此开始,从这时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便获得了一个集体的认知。”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始皇帝嬴政没有做到让子民认同自身与他人为一个集体,那么后世便不再会有一统的传统思路,就好像若是一个家族中的后代不再承认之间相互的血缘关系,那么这个家族自然会消散。”

    “可以说,就此开始,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便有了依托的根据。”

    “这便是书同文的意义,远不只是方便了沟通交流那么的浅显。”

    苏璟说的并不快,皇子们也听得格外的认真。

    朱元璋更是被吸引其中,这些讲述,别开生面,但细细想来,却又十分的有道理。

    即便是一直都不爱读书的朱棣,听到苏璟的这番讲解,也是沉浸其中。

    “然后呢?车同轨呢?”

    朱樉下意识的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续是什么了。

    苏璟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书同文说完,那么接下来便是车同轨,谁来说说,车同轨具体指什么?”

    依旧是抛出问题开场,这次皇子们回答的就很积极了。

    “车同轨是指将马车两个车轮间的距离一律定为六尺,因为马车在路面上行走,时间长了,车轮压过的地方,车辙会不断的加深,土地也会夯实,最后形成车轨,车同轨之后,所有的车辆便都可以在车轨上行进,方便许多。”

    朱棡立刻回答道,说的非常的详细。

    苏璟点头道:“很好,说的很对,车同轨的意义就是让交通变的更加的便利。”

    苏璟内心还是有些感叹的,自己前世上课的时候学到车同轨,那是不理解的。

    因为前世的车,已经是橡胶轮胎,即便是在土路上开,也不会出现太深的车辙印记。

    而古代,马车的车轮是木质包铁,坚硬无比。

    除了大城市之外的道路,全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土地泥泞松软,坚硬的马车车轮驶过便会出现两道深深的沟壑。

    时间长了,便固定了,好像是火车铁轨一般。

    马车在车辙上行走,速度会大大的提升。

    因此,很多词像是“没辙”什么的,便是源自于这个。

    不过这些明代的孩子,他们马车还是看的多的。

    不需要怎么解释,便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仅如此,始皇帝嬴政配合着车同轨,同时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全长1800余里。”

    苏璟继续道:“如此一来,始皇帝嬴政在咸阳就可以将自己的政令快捷的通传到全国的各处,为了统治的再度夯实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加快了文化大融合的过程。”

    “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始皇帝嬴政的军队可以快速的调动,全国无论哪一处出现了叛乱,都可以快速的镇压,皇帝的权力辐射范围大大提升。”

    “车同轨,看似简单的一道政令,意义却是无比的重大。”

    苏璟又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一旁的马皇后赶紧端来了茶壶。

    朱元璋细细的品位着苏璟说的这些,只觉得始皇帝嬴政在他的心中,又有了不同的认知。

    一众皇子们也在是震撼于苏璟的讲解,这和他们平日里在大本堂学到的东西完全不同。

    苏璟就好像是一个大师,将一时间抽丝剥茧的把本源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曾经读到过看到过的书,此刻映照着苏璟所讲述了,那简直是豁然开朗。

    小院内,沉默良久。

    “苏璟,你说的对,始皇帝嬴政的确是这千古第一帝王,当今天子不如他。”

    朱元璋感慨道。

    他也算是明白了苏璟之前的意思,没有嬴政做的这些事,哪有后世?

    皇帝第一人,这个位置真不是自己能碰瓷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