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三百二十五章、无白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无白丁 (第1/4页)

    时间进入十一月中的时候,脑子里一直装着大计的南易,也没有忘记鸡毛蒜皮的事。

    几天前,南易先找到房翀,把百花深处胡同的房子过户到没必要介绍名字的这么一个人名下,然后又找到房栋,让他帮忙把的房子给收拾了一下。

    把它变成了一个窝,一个据点,还赋予它一个名字——无白丁,很直白,很俗套,也好好舔了舔每一个走进这里的客人。

    “我跟你们说,其实我在胡同区住了不少年,老实说,胡同可没给我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

    一天,无白丁里就有一个类似沙龙的聚会,来的人挺多,大半都是现南易认识或者原南易脸熟的,多是大院子弟,要说到以后会有点知名度的人也不少。

    王蒴、马末都自然不用说,肯定来了,叶亰没来,他得忙着做生意,其他的还有英迖、姜炆、郑骁龙,未来王氏传媒的大老王王宗军。

    此刻,大家在院子里围着火炉子,听着王蒴在那里白活。

    “就我十岁那年,我家从西郊搬到了东城朝内北小街仓南胡同,就在那胡同里,随处可见的赤贫,可以说让我触目惊心。

    在那之前,这京城给我的概念就是西单、王府井这一类的商业街,谁知道还有这种胡同、大杂院。”

    王蒴把烟灰弹了弹,继续说道:“我家住的那一带就是朝阳门城根儿,那里的胡同大多都是破破烂烂的,和南霸天这院子不一样,规规矩矩。

    胡同里的人,大多都是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我记得那时候去副食品商店,那买rou的摊子上,从没见过有人买过两毛钱以上的rou,而且都管要肥的。

    我在东门仓小学上学时,每逢开学都是尴尬的日子,班里很多同学都交不起两块五的学杂费。老师都会让没交学费的同学站起来,咋咋呼呼、呼呼啦啦的每次都能站起一片,一个个面上带着愧色,不,应该说是羞涩。

    他们的面儿直接被人扔到地上踩了,坐我前面的一个男生,就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很普通,但是表现的很积极,也是学校的两道杠。

    他父亲是个木匠,其实挣的也不少,一个月35块,但他家里有七口人,全都得靠这35块过活,每个人也就知道分到5块。

    我记得当时京城所谓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每月12块,低于这个数就算是贫困。

    我去过他家,一间屋半间炕,他妈怀里还奶着个孩子,看我班长带着个客人,也就是我回去,对我班长那是恶声恶气的,整得和旧社会一样。

    当时我还不懂,后来我也明白了,他妈怕我留下吃饭,他们家根本没有口粮可以招待我。

    我那些住在胡同里的同学家里大都生活困难,三代同堂,没有卫生设备,一个大杂院里只有一个自来水龙头。

    房间里是泥地,铺上红砖都算是奢侈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七十年代的时候,几乎隔三差五就会下上一场暴雨,京城的城东低一块大家也知道,这每逢雨季,大雨就会泡塌一些房子,我上学路过这些倒了山墙的房子,看到那墙的断面,根本没一块整砖,都是半拉碎砖和泥砌的。

    76年大地震,京城塌了几万间房,这房子都是胡同里的,这大家也知道。

    我要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胡同里天天打架、骂街,大姑娘小媳妇横立街头拍腿大骂,污言秽语滔滔不绝;赤膊小子玩交练拳,上学时书包里也装着菜刀,动辄板砖横飞,刀棍加身。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带每条胡同的每座街门里都有服刑的半大小子。

    据说朝阳门城根儿解放前就是治安重点区,可以说是有光荣传统。很多同学从他爸爸起就是顽主,玩了几十年,一打架全家出动,当妈的就在家里烙饼、煮红皮鸡蛋,等着庆功。

    要说这样的胡同,也就没有住过的人才觉得它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