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 (第2/3页)

替他娘子来烧些纸钱,给地下的二老说一声,添了外孙了。」

    吴邦德低低地「唔」了一声,不再揪问。

    穆枣花继续沉默地啃馒头,终于啃完时,那一个男情报员李大牛,踏进天井来。

    吴邦德走过去:「你找着坟地了?」

    李大牛暗然:「俺媳妇说的地方,俺是找着了,但那片坟,都被野狗刨过了,俺也不知道哪些骨头是俺老丈人和丈母娘的。

    俺只能,把剩下的骨头都捡在一起,重新刨个坑埋了,烧了纸钱。

    想来,坑里其他骨头,也都是俺媳妇的乡亲,闹灾荒时没把她吃了,俺也谢谢人家,烧点纸是应该的。

    俺刨完坑,去找了几块大石头盖严实些,免得再给野狗刨出来。所以回来晚了,请公子责罚。」

    吴邦德在屋檐的阴影里,静静听着。

    他对野狗刨尸的场景,并不陌生。

    李大牛的声音,好像变远了。

    吴邦德耳边,只有从自己喉咙里发出的哭声,那是在辽东的一片河滩边,他捏着一条澹绿色的裙带,在哭,比不远处那些被他发疯一样打走的野狗的呜咽还难听。

    吴邦德感到脸颊上淌过凉意。

    感谢夜色,哪怕近在迟尺,也不会让人看见眼泪。

    「下雪了。」穆枣花忽然叫道。

    李大牛也摸摸鼻子,又伸出手掌朝着夜空。

    「呀,真的下雪了,」抱着一搂馍的许三从前院回来,将吃食递给吴邦德和李大牛,一面开口道,「吴公子,咱得在五六日内就从登州出港了,不然,那船就冻在辽海喽。」

    ……

    「老爷,外头是下雪了。」

    西厢房内,书僮回过身,恭敬地向王雅量禀报。

    王雅量抿一口刚刚烫过的热酒,看看堪朱以派,又看看郑海珠,带着澹澹的揶揄道:「郑姑娘,你若是半年前就给兖州鲁藩出了挖煤的点子,让镇国将军早些挖出煤来,这冰天雪地的时节,可真要赚大发了。」

    郑海珠欠欠身,恭敬地微笑,继而诚挚道:「若早些挖出来,草民在松江的熔炉,也已经烧上煤了,火力应比填柴禾的炉膛,旺上许多。」

    郑海珠抓住每个话头,向王御史游说她造火器的计划。

    昼间的一番打交道,夜里的一顿粗菜薄酒,言语往来间,郑海珠初步感受到,这个王雅量王御史,除了海瑞范儿的恪守礼制外,对于帝国时局的琢磨,却并不死板而空泛,反倒挺接地气的。

    小殿下朱以派,显然把郑海珠临时抱佛脚的叮咛,全听进心里了,对于都察院系统的官员十分重视,对于眼前这位恰是巡按山东的御史,更是放低了姿态。

    刚开席,朱以派就一副磊落的模样,向王御史和盘托出要在兖州鲁藩大开煤矿的规划,诸如从招纳辽民做矿工、献税作饷的实施方案,也都交代了,还包括会出售一部分煤给松江火器坊的高炉作燃料。

    按照郑海珠的说法,这些本就已经是八字有一撇或者本就等着朝廷点头的事,光明正大地摊给王雅量这样管辖本省的巡按御

    史,比说给谁都有用。

    科道御史、言官群体,是这个时代做大事者的拦路虎、绊脚石。

    但,拦路虎也可以变成守门的石狮子,绊脚石也可以变成助力的踏脚石,看怎么争取他们了。

    文官武将,顺着他们对于自身人生巅峰的定义去撸顺毛,才有可能争取到他们。

    微服私访、拒绝仪金之类的,或许是为博清名的作秀,但一个官员在任上亲临某地的行踪,很能看出端倪。

    白日里,从小书僮口中,郑海珠探得,作为山东巡按的王雅量,果然刚刚去过辽东。

    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后,王雅量是第一个被派往辽东的巡按御史,而且是在登州见过知府陶朗先后,走登辽海道去的,回来则从来州登陆,所以会走到掖县来。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三点。

    第一,明廷对于辽东的局势,没有那么不在意,躺到火山口了还不自知。

    第二,王雅量在仕途的上升期,所以被朝廷委以巡查辽东半岛的职责。

    第三,此人个人能力也很强,不是那些走访祖国大江南北、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