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徒 (第1/2页)
刘晔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这才重新看向了袁耀。 只是再次看向袁耀的目光,已经不同了。 之前他看向袁耀的时候,只以为袁耀是一个骗子,心里多少都带有一些鄙夷之色。 可是后来明白了袁耀施粥的真心之后,对袁耀的印象就多了一些敬佩,等到袁耀将自己的行为,全盘和刘晔说明之后,刘晔对袁耀的态度就变成了尊崇。 汉末天下,有几个人能够对待百姓这般友好,不惜开仓赈济灾民不求回报,与那些乱世之中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贼寇相比。 袁耀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佛陀在世。 “公子,是我之前太肤浅了,没想到公子有如此宏愿和气魄。” “公子能够为天下百姓着想,着实为我辈楷模,受万人敬仰也不为过,只可惜当今之乱世,已经没有稳定之朝廷了,不然以公子的才智,日后必定是一代名臣。” 刘晔又好像想起了什么,猛的起身,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随即冲着袁耀直接跪在了地上。 这个举动,着实把袁耀吓了一跳。 就算自己把自己的目标说的宏大,也很令人振奋,可是刘晔也没有必要当众给自己跪下来吧。 袁耀刚想要上前搀扶,却听见刘晔说。 “公子,我刘晔为刚才的无礼向你道歉!我不仅误会了你,还把你这举动当成是骗子,可笑我刘晔自称聪明过人,没想到连这点道理都看不破,看来我学艺未精还有待学习啊!” “子扬兄哪里的话,世人肯定无法理解我这样的举动的,你并未愚笨,只是一时间用惯性思维思考,看不透这里面的道理罢了。” 袁耀就要上前搀扶,可一伸手,却被刘晔给拒绝了。 “今天才知道,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刘晔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公子答应!” 对方有忙要自己帮,那太好了。 袁耀巴不得自己可以帮助刘晔解决一些麻烦呢,只要对方有求于他,他到时候招揽对方的时候,对方才不会拒绝。 随即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向刘晔问了出来。 “子扬兄,但说无妨,虽然我与子扬兄之前未曾认识,不过今日也算一见如故,只要是我袁耀帮得上的,我一切义不容辞。” “公子不必谦虚,这个忙一定帮得上。” “刘晔自觉愚笨,今日认识公子方知世间道理,我想拜公子为师,留在公子听从教导!” 本来袁耀还以为刘晔是有什么困难,没承想刘晔居然提出了要拜师,这可把袁耀吓了一跳。 比刚才直接跪在自己面前,还让袁耀吃惊。 不过,稍微冷静下来,袁耀才明白,对方直接跪下来,一方面是有向他道歉的意思,另外一方面则是已经打定主意要拜师了。 可是拜师这种玩意,袁耀可没经历过啊,一时间,居然还有几分犹豫。 只是仔细一想,好像这个时代,确实很喜欢搞这一套。 像这帮名士,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找一个老师提携自己,这种老师可不是袁耀那个时代的老师,而是跟父亲一样亲昵的师父。 古人重道,有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念,“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源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的时候,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种思想更是在读书人之中广为流传。 这帮士族,都向往先秦时期,那种追随孔圣人的七十二门徒。一般会都找一个老师,为自己启蒙,或者引路。 就比如,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孔子有门人三千,而郑玄在三国时期的门人,也像孔子一样,有数千人之多。 史书上郑玄的列传中曾经记载,郑玄游学回乡后,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又跑去东莱种田,当时跟着他一起去种田的学生,就有数百千人。 后来,这些弟子慢慢扩散,或者在朝廷里面当官,或者身任博士,或者著书立说,或者开收门徒,郑玄的门人弟子,便逐渐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最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像河内赵商、东莱王基、清河崔琰、清河王经、乐安国渊、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乾、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等。 不仅如此,汉末时期,像曹刘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