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丑女的逆袭 (第3/5页)
司马炎本人长的很帅(姿容甚伟),皇后杨艳出自著名的弘农华阴杨氏高门,“少聪慧、善书,资质美丽”,夫妻二人共生下三子三女,司马衷是二儿子。 司马衷的其他兄弟姐妹,个个聪明伶俐,后来他自己也有五个子女,智商也没问题,可奇怪的是,唯独他脑子不太灵光。 司马衷,“何不食rou糜”典故的版权拥有人。是说,其做了皇帝后,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殍满地,有人把情况报告如实上报,这老兄反问:没有粟米,为什么不喝rou粥呢? 如果仅凭一个雷人语典故就断定一个人是傻子,似乎也有失偏颇,毕竟“先定个小目标”、“不知妻美”、“北大还行”等典故版权的拥有人,都是现实中的精英。生活的局限性往往会限制一个人的认知,一个从小在深宫中长大的少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知民间疾苦,也不能说不正常。另外,史学界往往忽略了,关于司马衷,还有另外一个典故。 “此侍中血,勿去”。说的是,后来八王之乱发生后,司马衷流浪在外遇险,其他人均作鸟兽散,唯有侍中嵇绍(嵇康之子)挺身而出,不惜身死以保护司马衷。战乱平息后,身边人要为皇帝洗龙袍,司马衷满眼哀伤,决绝的吐出了这句很具人情味儿的话。 其谥号为“惠”,也是历史对他平庸但善良的客观评价。 司马衷智商到底如何,已无法去准确评判,毕竟也不能测iq,但无论如何,其至少是一个没有经过复杂政治斗争锤炼、自小在深宫中被宠溺而长大、心性单纯、脑子不太灵光的皇位接班人。 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早死,但皇帝怎会缺儿子?不仅不缺,他还有25个。25人中想找个聪明的儿子继承大统并非难事,然而却偏偏找了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儿子当皇太子,是司马炎智商也被拉低了吗? 非也,司马衷被定为皇太子的原因有二: 一是司马衷是杨艳皇后亲生,且是二儿子,长子去世,按顺序应由二儿子当第一替补。 司马炎也并不是没动过换皇太子的心思,跟皇后杨艳商量商量。杨艳出自著名的弘农华阴杨氏,祖上杨震就是大儒,深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司马炎刚把想法说出来,就遭到她的坚决反对:立储君历来是立嫡长不立贤,怎能随便改动?! 人生最大的监狱,是一个人的思维。 二是司马衷脑子不太好,却有一个特别乖巧聪慧的儿子司马遹。司马炎最喜欢这个孙子。 其实,司马遹,也不一定就是司马炎的孙子,而是…… 司马遹的母亲叫谢玖,原来是司马炎后宫的一个才人。司马衷做太子要纳妃时,老爸司马炎担心他年纪小,不会与女人打扑克(这点司马炎应该是多虑了),就派自己的才人谢玖到东宫侍寝,身体力行的做太子的性启蒙教育老师。 皇家的教育真是令人羡慕,连云雨之事都给专门配个一级注册床第师来教。但因太子妃贾南风善妒是出了名的,床第师谢玖害怕受害,就回到了司马炎身边,之后就生了司马遹。 司马遹到底是司马炎的儿子,还是孙子?无法考证,但司马遹从小聪慧无比,却是事实。 某日,皇宫内半夜失火,司马炎登楼观望,司马遹当时才5岁,在一旁伸出小手,一把把司马炎拉入黑影之中,煞有介事的告诫爷爷:暮夜苍猝,应严加提防,不应让旁人看见皇帝在光亮中。 司马炎差点跟他大爷司马师一样,惊得简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5岁的小孩居然有如此见识!事后,抚着司马遹的后背感叹:此儿当兴吾家! 还有一次,司马炎带着司马遹参观皇家养猪场,司马遹用小手指着膘肥体壮的猪:这些猪已经长肥,留在这里也是浪费粮食啊。 司马炎故意逗他:你说怎么办呢? 司马遹:应该杀了犒劳将士。 这么小就知道笼络军队,司马炎更是惊喜不已。 儿子傻就傻吧,隔代指定个好孙子(儿子)当接班人,江山还能坐的稳。历史上这种因“好圣孙”而立“普通儿”的例子并不是没有。《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永乐初年,朱棣刚登大位,询问解缙立太子的意见,大才子解缙只回了一句“好圣孙”,就令朱棣下了立长子朱高炽的决心。 因为,朱高炽虽然不如弟弟朱高煦的战功显赫,但有个好儿子朱瞻基。有时,人的提拔与否,真是无法预测。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谁能想到优生优育也能影响提拔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