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1/4页)
正在读书的袁术听周尚说已经把周瑜带回了寿春,并安置在袁府后面的细柳坊。 这是袁术指定给周瑜的居所,实际也是准备把他幽禁于此。 按照袁术和夫人的想法,一年半以后,周瑜就将完孝, 让他和袁绰成婚,这个颇有才华的美少年就将彻彻底底是自己的人了。 而这一年半中,可以让他专心读书,博览典籍,也可以让他钻研音律,谱奏雅乐,反正只要他不出去跟着孙策乱跑就行。 袁术早就看出来孙策孙伯符并非池鱼,他颇似乃父,一心想做一方霸主,说不定和自己一样,有一统江山,荣登大宝之念。 这个勇武无双的少年,若是和文韬武略俱佳的周瑜混在一起,岂不如虎添翼? 袁术毕竟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对权术倾轧颇为了解。他故意把孙坚旧部和孙氏宗亲分派各处,有的还颇为重用,比如孙香和孙贲。 为得就是将来他们各自都想成为孙家部曲的统领,谁也不会服从年少的孙策。只要孙氏内部起了内讧,也就不怕他们对自己形成威胁。 孙策现在,莫说对孙坚旧部的控制力基本没有,就连孙氏族人中也基本没人追随。除了远房族弟孙河,只有母舅吴景对他没有二心。于是袁术颇有心计地派遣吴景和孙贲携军攻打朝廷委派的扬州刺史刘鹞。 他知道刘正礼和曹孟德一样,是个颇有能力之人, 名气不小。平原人陶丘洪就称赞刘繇和他的哥哥刘岱是两匹千里马。刘繇一到曲阿,就三下五除二将吴景和孙贲赶出了曲阿,还让自己的部下樊能、于麋、张英等人据守各处险要。袁术任命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然后让他和吴景、孙贲一起攻打刘繇,没想到这三个人连年不胜,一直都没能撼动刘繇分毫。袁术也知道这结果和他自己颇有干系,孙贲和吴景面和心不和,孙坚死后,孙贲一心想做孙氏老大,而吴景则更加支持自己的外甥孙坚。 两个族亲尚且如此,更不消说惠衢了。 袁术放下竹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周公瑾回来就好。你们多派些乐姬,家仆,好好服侍周公子。” 他转头看看周尚:“你侄儿这回还算听话。” 隆冬时节,周尚脸上满是汗水。“主公,若是可以,我想用马车载着嫂嫂去看公瑾。他们也数月未见了。” “嗯,当然可以,去孤的马厩挑合适的马和马车,周夫人也要好生照顾,她若愿意搬去细柳坊,孤也一并准了。毕竟很快就是亲家了吗。呵呵。”袁术今天心情大好。 读罢书,袁术又吃了些点心,这才悠闲自得地走回后堂。 “抓”回了未来女婿周瑜,袁术觉得自己可以向夫人表功了。 满面春风地踏进后院,还未进正堂,就听见里面吵杂一片,有哭声,有啜泣声,有谩骂声。。。 “何事如此喧哗?我们这样人家,妇道人家如此不知礼仪,成何体统?” 袁术不满地训斥。一边环顾正堂内的众人。 舒城断粮多日。每个人都处于饥肠辘辘头晕脑胀之中。可恶的是,孙策偏偏于四门之外,护城河对岸支起大锅,熬煮rou粥,香气扑鼻。他还命人不断往城上射出书信,放出风筝飘进城里。 书信中宣称为舒城百姓舍粥。 只要逃出舒城的,不论军民,一律立刻施粥。喝饱了,愿意回舒城的,还是愿意离开此地的,悉听尊便。只是把武器都缴了械。这样一来,舒城每天都有十数人至数十人偷跑出城。大部分都不再回来,而是去别处躲了起来。 陆康送走了自己最后的牵挂与羁绊-侄孙陆议, 召集了陆氏子弟族人,准备和孙策殊死一战,与舒城共存亡。 虽然他的誓师言辞激昂,除了陆家族人,好像响应的百姓也并不太多,这和被围城之初,舒城百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