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9 (第2/2页)
漕河也断了,只能坐马车,确实辛苦。等明年漕河通航了,再让他们坐船来。那时……你就该满十六了吧?你是三月里的生辰,我记得。”“那我是不是就变老了?”“不是变老,是变得可以嫁人了。”呼延锦笑得暖暖的。大明的姑娘,十五及笄,便开始张罗着定亲,十六以后,就可以陆续嫁人了。若是到了二十岁还嫁不出去,那就成了“老姑娘”,再想挑好人家,几乎不可能了。不过续弦填房的喜欢这些年纪稍大些的,懂事,嫁过去就可以替家里管事。明年,应该是个多事之秋,呼延锦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种不安,令他想快些把花荞娶回来,就像现在这样,每天醒来就可以看见她……父亲他们在正月前就会到京师,因为正月里,新年要休沐近二十日,正是他们联络故人的好时机。父亲不住这里还好,住过来肯定是鸡飞狗跳的。呼延锦轻轻叹了口气:一定是父子八字不合。早饭过后,呼延锦匆匆去了太子府。“呼延,你看。”朱瞻基把一张纸递给他,一看就知道是从里面誊抄出来的。上面写着:召回三宝太监的船队,召回胡滢等派出去执行皇上秘密任务的大臣,吏部另行安排。“殿下,这……”“孤只跟你一人说……我猜,皇祖父要找的人已经找到了。有人来回,说昨晚半夜胡滢匆匆进宫,皇祖父竟然也接见了他,两人密谈良久,今早皇祖父就下了这样的旨意。”呼延锦心知肚明,这是胡滢告知朱棣,朱允炆已经找到了,但他已病入膏肓,又说出那样的话,朱棣也就放下了这桩堵在心头的最大障碍。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这就有些不好办了……”朱瞻基疑惑道:“为什么不好办?”“应天府还有两位使臣,等着下次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再跟船回去,这一停止,他们岂不是永远回不了自己国家了?”朱瞻基一听是这事,哈哈大笑道:“我当是什么,也对,这件事你负责的,你上心是应该的。他们回不去,就给他们封个侯,领朝廷俸禄,将来归了西,以侯爷之礼相待,大明也就算仁至义尽了。”呼延锦也笑了。朱瞻基做事很果断,又有一种高于常人的容人之量,很多事到了他的手上,不但处理灵活,还总能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人做皇帝,难道对大明、对百姓,不是更好吗?只听朱瞻基又说到:“今年不仅冬天冷得早,南方一些地方也发生了雪灾。今日早朝,有人提出,官粮紧缺,要用借粮给百姓,代替拨粮赈灾。你怎么看?”“微臣以为,不可。”呼延锦见朱瞻基用眼神鼓励着他,便解释道:“雪灾影响的不仅是当年,连次年春天的播种也会受到影响,唯一的好处就是明年病虫害会减少。若是借粮,明年要还粮、交赋税,百姓剩下的粮食,肯定不能养活自己。但他们会忘了,是借来的粮食养活了今年冬天的自己,而会把活不下去的原因,都归咎在朝廷的重税之上,朝廷又何其冤枉?故臣以为,借粮只会获得双倍的民怨,万万不可。”“说得好!你的说法,与户部尚书方仕政如出一辙。皇祖父采纳了方尚书的意见,还将建议借粮的大臣狠狠骂了一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