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464) (第2/8页)
理有据,有礼有节,任谁看了定要掂量一番,老夫这个才受封的太子太傅,若是受了边储之事牵连下狱拿问,圣上面上也不好看,嗯,新都杨氏,果然文采非凡,哈哈……” “谢部堂褒奖,只是……”杨廷仪略略躬身,“上陈之前,还是要先请内相过目。” “那是自然,其实递给刘公公就等同递与了皇上,大家心知肚明。”刘宇有些得意忘形。 杨廷仪垂目低眉,对上司的口不择言充耳未闻。 ************ “那奏章刘至大可满意?”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立在书案后,提笔蘸墨。 “小弟的奏章他几时不满意,”杨廷仪面对兄长,终于露出几分卖弄的得意神情,“急匆匆带着去见刘瑾了。” 杨廷仪比量着案上纸卷,似在思量书字架构,闻了兄弟自夸之言轻笑一声,“倘若无你,真不知刘至大该如何是好!” “兄长,小弟有一事不明……”杨廷和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便是,你我兄弟无须遮掩。” “刘至大与丁南山失和,无论谁胜谁负,终是他们狗咬狗,我等该乐见其成,何以让小弟为他尽力申辩 ?” “你觉刘瑾查盘天下府库钱粮,所为何来?”杨廷和反问兄弟。 “无非打击异己,为其权势张目而已。”杨廷仪鄙夷道。 “可偏有些不明事理之徒以为那刘瑾是在为国除弊,”杨廷和冷笑,“刘瑾裁撤冗官,追责错案,踏勘皇庄田亩,件件邀名之举,很是蛊惑了一批人心。” “不是一些行事只凭一腔热血的官场莽夫,便是贪慕权位的仕林败类,掀不起多大风浪,刘阉风评如何,天下皆知。”杨廷仪不以为然。 “可这些人一旦多了,吾辈士大夫还有何颜面!”杨廷仪沉声道:“恰好丁南山无端兴事,牵扯到了刘至大,老夫倒要看看,事涉刘阉党羽,他又该如何处置,也让旁人借机看清权阉面目!” “看清又如何,陛下信任刘瑾,远胜臣僚,只要刘阉圣眷一日不衰,我等便难动他分毫。”杨廷仪一言道出其中关节。 杨廷和沉吟不语,忽然笔走龙蛇,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挥手而就。 “三弟,你看愚兄这几个字如何?” “大哥的墨宝从来汪洋恣肆,小弟拍马难及,”杨廷仪笑着来到那副龙飞凤舞的草书近前。 “境由心生?” “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如今刘瑾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坊间传之以‘立皇帝’之名,愚兄也是好奇,他还能否恪守阉奴本分……” ************ 刘瑾府中正在议事。 “各边年例银的事查得如何了?”刘瑾淡淡问道。 户部尚书顾佐座上回道:“经户部案卷查调,自弘治十五年至正德三年,预解辽东、大同、宣府、宁夏、甘肃、榆林各边年例银并奏讨银两一共五百四万六千七百五十三两有奇。” 刘瑾点点头,漫不经心道:“按皇上旨意,科道官分行稽核籴买粮料草束,使用若干,折放过若干,见存若干,如有侵盗浪费诸弊,从实参奏。” 一旁刘宇听了这话,额头上渐有冷汗渗出。 “今岁各边奏请的年例银该如何安排,还请公公示下。”顾佐继续小心问道。 刘瑾不动声色,端起盖碗,轻轻拨动茶中浮沫,不徐不疾道:“咱家不是让户部商量出一个经远之计么?” “这个……”顾佐支吾半天,纠结道:“户部商议多日,似除输银之外,并无其他长策。” 刘瑾饮茶动作一滞,眸中瞬间射出两道冷电。 顾佐心底一颤,急声道:“公公容禀,国朝自洪武、永乐以来,各边既设军屯,又设开中之法,军守边,民供饷,以盐居其中,为之枢纽,天下盐课俱开中各边,上纳本色米豆,商人欲求盐利,在各边垦荒商屯,预于近边转运本色,所产粮食就地入仓输军,以待开盐报中,故边方粟豆并无甚贵之时,自前朝孝庙为纾解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